已更新:8月4日
夏威夷作為全球知名觀光勝地,擁有壯麗海灘、火山與豐富的文化遺產,卻也面臨由氣候變遷帶來的海岸侵蝕、野火、暴風等威脅。這項綠色費用政策正是對這一現狀的直接回應。該政策每年可帶來近1億美元的收入,專項用於氣候與災害防禦相關支出。資金將可用於威基基海灘的補沙工程、強化屋頂的抗風結構、清除極易燃燒的外來植物等行動。
北歐挪威,更以奧斯陸為全球永續發展的先鋒。從街道上駛的電動公車,到港口旁零排放的純電渡輪,奧斯陸的綠色變革已然滲透進日常生活。挪威2024年新車銷量中有近九成是電動車。全球首創的電動計程車無線充電系統,讓計程車在專用道上等待時充電。丹麥CopenPay的計畫,鼓勵遊客步行、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達,就能以折扣價格,在廢棄教堂改建的餐廳「公共聚會場所艾布薩隆」(Folkeshuset Absalon)享用早餐。
台灣在面對極端氣候的城市韌性設計上,特別是排水系統方面,反而領先挪威許多。台北市近年實施的「海綿城市」計畫,透過透水鋪面、雨水花園和生態滯洪池等綠色基礎設施,能有效吸收、淨化和延緩雨水流出,不僅減輕淹水風險,更讓都市水資源得以循環利用。
評論
地球不會因為人類的國界而改變,風雨、陽光與海洋也不會為人而改變。真正的永續,是超越傳統思維的限制,回歸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狀態。
參考文獻
TAISE。(2025年)。夏威夷首創「綠色觀光稅」:從財政工具到氣候行動的轉型關鍵
ESG遠見。(2025年)。 挪威的永續啟示:電動車普及、綠色觀光,但台灣「這領域」竟領先?
環境資源中心 。(2024年)。撿垃圾、騎自行車換大餐 哥本哈根推綠色觀光獎勵




